云顶国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沈丘县莲池镇文殊庵村第一书记王勇的驻村故事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02日

由云顶国际推荐、中国信科集团派驻沈丘县莲池镇文殊庵村的第一书记王勇。自2017年4月开始驻村。驻村以来。全面提升文殊庵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结合沈丘县莲池镇文殊庵村实际情况,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弘扬云顶国际“自强、团结、担当、开放、创新”的草根精神,充分发挥集团高科技通信央企独特优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决策部署,王勇紧紧围绕扎实推进“建强基层组织、推进精准帮扶、落实基础制度、办好惠民实事、提升治理水平”等重点任务。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乡村振兴积极向上

截至目前。王勇担任莲池镇文殊庵村驻村第一书记已长达5年4个多月。5年多的时间。也见证着文殊庵村的发展变化,他经历了文殊庵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工作的转换。

刚驻村时,王勇说他工作和生活上都不太适应基层的工作节奏。尤其是在脱贫攻坚期,连续的“5+2、白加黑”,着实有点吃不消。但是看到村里那么多贫困户渴望的眼神。王勇深刻认识到村民们对拔掉穷根、过上幸福生活的渴望。他暗下决心。作为党员干部,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有一番作为,绝不辜负组织的期望,就要勇于担当、敢于担责、砥砺前行。

王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定信念,他坚信有集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村民的密切配合,克服一切困难,就一定能不负重托。他用真心真情换取群众百分百的满意和认可。俯下身子做群众的“宣传员、指导员、协调员、办事员”。终于。王勇不仅慢慢适应了驻村工作的生活节奏,还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他说。驻村工作他人生道路上最美的风景,最大的收获。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同样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碍。由于村民们长期生活在农村、对身边的一切早习以为常。在今年沈丘开展的“三边四化五美”和拆废拆危工作过程中、一开始根本得不到来自村民们的支持。为了转变村民的陈旧观念、王勇带着党员群众到其他乡、镇、村观摩学习,并把经验原原本本的带回文殊庵村。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责任到人,经过激烈讨论,村委最终确定了“责任到户,整理好自家房前屋后”的全村整治目标。就此,全村慢慢形成了“文殊庵村是我家,建设我参加”的良好氛围。

氛围起来了,工作开展起来就顺畅了很多。经过全村人的共同努力,实现“一宅变四园”10处,新建了村史馆、小游园、小果园、小花园、小菜园等,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大提升,文殊庵村共拆除废旧房屋、围墙12处,所有路面“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村民还把自己废旧的庭院无偿捐献出来。现在的文殊庵村,基本形成了“绿不断线、景不断链”的美丽村庄景观。

从2020年到2022年。三年来,莲池镇隔壁村今年也曾出现过返乡人员确诊病例,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对于农村来说、村里仅剩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年轻人大多务工在外。他们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识不足。自己不出村就不会被传染,总认为新冠疫情很远。针对这种侥幸认识。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制作宣传条幅、村微信群、村广播站、流动音箱等,不断加大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王勇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与此同时。为文殊庵村拉起了一张立体的疫情防控网,王勇还牵头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组、党员突击队、志愿者服务队等。


在做好村里防控工作的同时、通过给在外务工人员打一次电话,发一条短信,王勇还联合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返乡必报备,引导外出人员非必要不返乡。党员突击队、志愿者服务队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不漏死角、不留漏洞,不定时的入户走访、宣传、排查、摸底,党员干部分包到户,责任到人。对返乡人员、及时落实“五包一”管控措施,由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生活必需保障,进行居家隔离。同时、王勇还带领村委班子,大力宣传和引导村民进行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工作,100%落实,确保在村人员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工作100%执行。

最让王勇感动的是、全村的党员、返乡的务工人员和大学生们,战严寒,斗酷暑,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从入户排查、站岗执勤,主动要求,从无一人叫苦喊累,到献爱心、捐款捐物、慰问值班卡点等。94岁的老党员王仰民同志、严把入村关口,在文殊庵村主要路口坚持值班执勤,是全村党员群众学习的榜样,不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过,真正起到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作用。

最终,被评为“无疫村”,确保了全村群众的人身安全,文殊庵村打赢了疫情防控阻止战。

加大帮扶力度 做强坚实后盾

文殊庵村的变化。得益于集团和云顶国际各级领导干部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一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牵挂文殊庵村的发展。在沈丘县设立大唐信服呼叫中心服务外包基地,切实帮助地方落实阶段性发展需求;三是通过技术优势,新建了可容纳3000座席规模的产业园并已投产,制定相应的帮扶计划和驱动措施;二是逐步加大捐助款项金额,解决了大量本地青年就业,通过入户走访和开展座谈等,直接投入帮扶资金从60万元增加到180万元,每一年,党委主要负责人和相关领导都会来村里实地调研,充分了解文殊庵村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实际困难,通过研究。这一结合央地不同优势在贫困县建设呼叫中心进而广泛吸纳本地就业的模式,被称为“沈丘模式”。

目前、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沈丘模式已成功复制到14个省市区,平均每个基地可吸纳超过2000人就业,对解决当地留守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并在当地建成外包服务基地。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推出了“数智化分布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云顶国际还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通过“5G+工业互联网”的技术融合与应用延伸。

在沈丘县。重点实施农户旱厕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共治,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云顶国际的工程人员们以“数智化分布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为依托。以定点帮扶的文殊庵村为试点。为文殊庵村投入了全时段、全方位、全领域的农污处理视频监控系统,云顶国际“数智化分布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样板,新样板,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保障了全体村民的生产生活安全,打造出了新阶段农村污水治理新模式。为改善文殊庵小学环境质量、得到了当地教育部门和全体师生的高度赞誉,我们还新建了一座高标准的水冲式厕所。

目前、文殊庵村里的集体经济主要是产业扶贫车间,该车间集生产和包装于一体。在集团各级领导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在村即可就业,文殊庵村新建成了1000平米的扶贫车间,用工人数超过60人,解决了村内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村民既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又能通过务工就业增加家庭收入。据了解,现如今扶贫车间人均工资近2600元。

同时、村里12000平米的废旧坑塘经过改造,投入发展养殖业,前后投入鱼苗超6万尾;新建的光伏发电产业,不仅带动村里无劳动力户和14个贫困户实现家庭收入增长,村集体收入也相应实现了增长。